您的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在基层烟火里挥洒银发余辉——记检察官闫利锋的退休生活

时间:2024-01-12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一大早,太原市小店区小店街道康宁街社区“好‘闫’好语”工作室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带上笔和本,闫利锋就匆匆出门。

路边遛狗的居民、骑代步车的大爷、忙碌的装修工人、树下休息的保洁员……见到熟人,闫利锋都停下来家长里短聊几句。


去年5月份,刚从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工作岗位上退休的他,转头就被小店街道康宁社区聘请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人民调解员,成为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好‘闫’好语”工作室的负责人。“这工作没什么诀窍,就是腿得勤、嘴得甜。不仅要化解纠纷,更要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大伙儿心里暖和,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今天的第一站是解决前阵子由于施工导致的居民房子漏水问题。



某小区居民就房屋漏水导致天花板、墙体、家具等损坏问题多次与楼上住户协商,双方就赔偿问题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为了妥善解决纠纷,闫利锋认真开展调查,理清责任,邀请当事人进行面对面交流:“人家是新房子,新房被泡放谁身上也不高兴,是不是?”闫利锋见对方听进去劝,又转头劝楼下居民:“虽然咱有理,但凡事都得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聊才有转圜余地,是不?”在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努力后,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至此,一场棘手的矛盾得以化解。



解决了房屋漏水问题,闫利锋来到五号楼。两户居民因噪声困扰产生矛盾,楼下住户反映楼上小孩跑跳、拖拽椅子的噪音持续不断,致其无法正常休息。但是,楼上住户认为自己及家人每日进出很克制,反倒是楼下住户敲楼板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还干扰了附近邻居。双方因此引发矛盾纠纷,虽几经入户调解,矛盾仍没有得到解决,邻里关系一直处于“冰点”。

闫利锋再次入户开展调解工作,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讲述矛盾纠纷事件原委及各自的想法,帮助双方分析梳理问题的症结,从情理、法理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多多体谅对方,矛盾双方情绪逐步平和,各自做出让步。楼上住户答应尽量让孩子不在休息时间打闹、玩耍,并同意在椅脚上包软垫等方式减少噪音。楼下住户保证不再拿拐杖捅楼板等“以恶制恶”的方式影响邻居,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


民生小事,矛盾丛生,居民诉求多,一时难以解决,如何做到精准调解,有效化解矛盾?对此,闫利锋有着自己的工作秘诀:深厚的法律功底,突出的群众工作能力,是社区调解最宝贵的财富,30年的检察工作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的判别经验和调解技巧。他身上具有的化解矛盾纠纷的司法智慧、司法为民的优良传统和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等特质都是在课本上找不到的。

临近傍晚,闫利锋还在和大家一起协助调解业主停车纠纷,“做好调解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将心比心,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他说。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在调解工作中,闫利锋充分运用“交心、谈心、知心、真心、舒心”的“五心”工作法为群众化解矛盾。可以以很随和的语气同当事人唠唠家常,也可以用交心的语气说说他们的心里话。在交流中抓住时机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信服,从而认可调解。每次调解,都是一张笑脸相迎,热情接待、热情服务,主动了解双方当事人反映的情况,真心倾听,打开群众心扉。在康宁社区,很多人都会把自己“丢了面子”的事向闫利锋倾诉;更有从其他社区专程赶来找闫利锋解决矛盾的群众。居民都乐意接受闫利锋的调解,只要他“发话”,怎么解决就怎么做。


初遇时,他是身着检服、手握法律之剑的检察官;再遇时,他是身着布衣,肩扛正义的人民调解员。从“检察官”到“人民群众义务调解员”,不仅没有影响闫利锋对工作的热爱,更坚定了他为民服务的初心。有人问他,当了一辈子检察官,脱下检服去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有落差吗?“人民调解员直面群众,我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小店检察院的‘名片’。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是家家户户的大事,必须关注每一个诉求,调好每一起案件,心里有人、眼里有活,用专业负责的态度,把好事做到群众心坎上,才能展示好这张‘名片’。”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枫桥镇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小店区人民检察院以善治为目标,以创新为引领,用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感受得到的程序,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在检察环节高质量化解。作为一名小店检察人、一名老党员,闫利锋俯下身子、扎根基层,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到心里、做到实处,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要求与责任记在心里、扛在肩上,用人民群众满满的点赞诠释了新时代退休检察官的使命和担当。



供稿:政治部 张 琦


友情链接